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
麵線傳說:
麵線相傳是「王母娘娘」心愛的女兒「九天玄女」為向母親祝壽所精心備辦的禮品故稱『壽麵』,也因傳說麵線是九天玄女指點創制的,故此麵線人家往往供奉玄女神像。有一副對聯,是用來讚嘆麵線:左聯曰“金梭玉帛”右聯曰“牽絲如縷”橫批“巧奪天工”條件。

關於麵線起源:
有關麵線最早記載,在東漢時稱之為水溲麵或煮餅、魏晉稱湯餅、南北朝稱水引或餺飥、隋唐稱冷淘、明代的溫淘,這些稱謂就是現代的涼麵或水煮麵線。中國人在什麼時候開始吃麵線,可能是起源於祭祀的活動,後來才變成民間的食品。元朝在生日時吃銀絲麵,生日吃麵線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,以前的長壽麵就是我們俗稱麵線或壽麵(福州話細麵跟壽麵發音相同,因此稱麵線為壽麵)。

麵線的派別大致可分:
漳州(福建省鄰近廈門、汕頭)
泉州(福建省又稱鯉城、刺桐城、溫陵,地處福建東南沿海)
福州(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,福建最大的城市)
三派皆屬大陸南方派,其中漳州和泉州是屬同一種做法;大陸北方又有另一派稱為掛麵。麵線於清朝時傳到台灣,又因為漳泉兩派先到台灣落地生根所以在台灣大家稱它為「本地麵線」。而福州先民因為較晚來台開墾,所以他們移民帶來台灣的福州麵線就被先來台灣的漳泉先民稱為「福州麵線」。